人間四月芳菲盡,成都芙蓉始盛開。這個春季,西南玻璃注定充滿生機,這里或有深加工的風向。
關于西南,這里聚集了成都南玻、信義、臺玻、武駿、明達,宜賓中建材,重慶耀皮,貴州明鈞等大型如雷貫耳的原片(部分也配套了深加工)企業,得天獨厚,低調的西南人孵化了貴州220家,四川200家,云南超過150家,重慶超過80家,青海16家鋼化企業。
苦心經營,盡管默默無聞,但貴州的川耀、貴玻、華森,云南恒業、滇凱、聯展、翰凱,重慶重玻、藝美、文正、兆冠,青海友通、青玻,四川明達等正成為迅速崛起的企業,其中雄港、申豐、興三維、新世紀、安能、利和華更被坊間稱為“成都六小龍”,這些新興企業在與集團公司的深加工業務競爭中,正散發著新興生力量的銳度。
如果說在西南地區信義、臺玻、南玻、耀皮等集團公司,在深加工領域長期擠壓著當地深加工企業的市場份額或有失偏頗,但弱肉強食自古以來就是叢林法則,夾縫下的西南企業在不斷提升區域品牌影響力和加工能力的同時,正探索著新的增長點。
例如門窗。
西部的產業鏈也正形成規模,四川華夏建輝門窗,飛宇門窗,重慶美心門窗等正在快速增長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品牌,過往不重視門窗尤其是家裝的西南玻璃企業,近年來在配套門窗領域的深耕中,正釋放著越來越大的產能。
例如防火玻璃。
四川,得天獨厚的優勢,早早形成了防火玻璃的產業集群。這里誕生了鈺翔、佛能達、中晶科、中防振興等防火玻璃企業,重要的是,近水樓臺的國家防火建筑材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,作為防火玻璃檢測的殿堂級實驗室,早已成為全國大小防火玻璃企業檢測的圣地。
近年來,隨著建筑設計規范、防火玻璃國家標準等對防火玻璃作出的明確規范,消防改制、自愿性認證、產品隨機抽檢和責任終身制等法規的逐漸完善,防火玻璃成為玻璃深加工領域迅速爆發的增長點。
大環境下,四川雄港、成都申豐、成都興三維、重慶重玻、重慶文正、貴州華森等傳統深加工企業亦投身防火玻璃研發與生產的浪潮中,設備更新、廠房建設、檢測實驗等迅速配套,進一步推動了國內先進的防火玻璃鋼化設備、檢測設備的應用與實踐。與此同時,隨著申豐、文正、雄港等企業拿下高硼硅防火玻璃代理權,身先士卒普及高硼硅防火玻璃的技術與應用,僅在2020年,重慶、四川就分別在文正和雄港的主導下分別舉辦超過300人的防火玻璃技術與應用研討會,把該領域的專家組織到會場,從有關部門到下游門窗企業的整個產業鏈進行宣貫、推廣。
例如抱團。
西南的貴州省玻璃商會要迎來七周年慶,作為行業極具影響力的地方商會無論會員數量、辦會模式、會議規模等都締造過行業神話。重慶市玻璃行業協會工程玻璃分會則在會員團結上成為了行業典范,這個更注重集體的組織,多次集體出訪外地交流學習,秘書處不遺余力爭取一切可爭取的便利服務會員出行,通過實地考察實踐為會員單位帶來更多先進的經驗。不僅如此,兩家商協會在一些集體采購項目上更是為會員爭取了極高的話語權,以會養會,反哺會員。在四川,“成都六小龍”創始人間的友好也成了當地的佳話。
夾縫生存的西南深加工企業,正在通過自己的探索,在釋放產能的同時,也在加速了行業生態優化的進程,開啟行業競爭帶動產能利用率提升的格局。
那么,接下來,深加工的風向會是什么?
2016年之后,隨著結構性供給側改革的深化推進,從需求驅動轉為供給側自發驅動,與需求的波動相關性開始減弱,供給端的作用開始增強。疫情防控常態化下,當前世界政治經濟形勢波譎云詭,國際經濟形勢更是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復雜格局,在這種背景下,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再次被提起,那就是將充分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,構建國內國際“雙循環”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,成為未來我國經濟政策的重要目標和著力點。
展望2021年,“制造業回歸”是全年核心主線,制造業投資增速的趨勢回升,這就要求在高質量發展背景下,對于質量的要求大于規模和速度。
回到玻璃深加工的定義,就是通過以平板玻璃為基本原料,根據使用要求,采用不同的加工工藝制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玻璃產品,加工工藝中,長期被制約的自爆率、建筑玻璃防火關鍵控制要素、節能LOW-E玻璃應該如何設計、對流連續雙室鋼化工藝等問題都是質量要求的范疇。
2021年,建黨一百周年,沒有玻璃深加工就不會有當下我國建筑出彩的新高度。玻璃深加工,站在歷史的節點,我們仍有太多空間可以提升,尤其是質量的發展,與國家提高國內經濟供給質量從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的步調,毫無疑問應該保持一致。
4月27日,中國西部玻璃深加工論壇,熱搜大西南,論道深加工,與專家學者共同探討深加工的高質量發展,成都,不見不散。
